沙头加油站卸油区划线施工:油罐车停靠 / 操作区划分指南
浏览次数:8次
详细说明
在沙头街道的加油站运营中,卸油区作为易燃易爆危险作业区域,清晰规范的地面划线是划分安全区域、引导作业流程、防范安全风险的关键。卸油区划线不仅需符合加油站安全管理规范,还需适配油罐车停靠、卸油操作等实际需求,不少施工方因忽视安全标准或流程不当,导致划线实用性不足甚至引发安全隐患。
一、施工前核心准备:明确安全标准与材料适配
(一)沙头加油站卸油区划线专属安全标准

区域划分与线条规格:卸油区需清晰划分 “油罐车停靠区”“卸油操作区”“应急通道” 三大区域,线条均采用黄色实线,线宽 20-25cm,线条平直度偏差≤3mm/10m;
油罐车停靠区:根据常用油罐车尺寸,划定长 16-18m、宽 3.5-4m 的矩形区域,区域内标注 “油罐车停靠 禁止无关车辆入内” 文字,字高 80-100cm、字宽 60-80cm,采用黑体字;
卸油操作区:围绕卸油口划定直径 3-4m 的圆形区域,标注 “卸油操作区 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” 文字,线条与卸油口距离≥1m;
应急通道:宽度不低于 2.5m,沿卸油区边缘设置,标注 “应急通道 保持畅通” 文字,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、设备可快速通行。
材料安全性能要求:涂料需选用防爆防静电热熔型涂料,避免产生静电火花;耐高温≥150℃、耐油腐蚀,干燥后附着力≥5MPa,耐磨度≤0.1g/100 转,使用寿命不低于 5 年;禁止使用溶剂型涂料,防止涂料挥发物与油气混合引发安全风险。
安全距离规范:划线区域需与加油站油罐区、加油机、配电箱等设施保持安全距离 —— 距油罐区防火墙≥5m,距加油机≥8m,距配电箱≥3m,避免作业区域与危险设施交叉。
(二)材料与设备精准筹备
核心材料选型:
涂料:优先选用防爆防静电热熔型黄色涂料,涂料中添加 10%-15% 的导电骨料(如碳纤维粉),确保防静电性能达标;
底油:采用环氧类防静电底油,固含量≥45%,干燥时间≤2 小时,与地面附着力≥4MPa,同时具备耐油特性;
辅助材料:导电腻子(用于基层裂缝修补)、防爆清洁剂(中性,用于清除地面油污),避免使用含酒精、汽油等易燃成分的清洁剂。
专用设备配置:
防爆型热熔釜,控温精度 ±5℃,配备防静电接地装置;
防爆型划线机,机身与地面保持良好接地,避免静电积累;
专用文字模板(1.2mm 厚钢板制作,边缘打磨光滑,无尖锐棱角)、防爆高压吹风机(无火花型)、防静电卷尺(50m)、防爆手电筒(用于夜间或室内作业照明);
安全防护设备:防静电工作服、防静电手套、防爆安全帽、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。
现场安全准备:提前与加油站运营方沟通,确定施工时间;施工前清理卸油区周边易燃物,设置防爆警示围挡,悬挂 “施工中 禁止烟火”“易燃易爆区域 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” 标识牌;配备 2 具 4kg 干粉灭火器、1 套防爆应急照明设备,现场安排 1 名专职安全员,实时监测可燃气体浓度。
二、卸油区地面划线 7 大核心步骤
步骤 1:现场勘测与安全评估(1 天)
勘测定位:联合加油站运营方、安全员,用防静电卷尺测量卸油区尺寸,结合油罐车停靠习惯、卸油口位置,确定 “停靠区、操作区、应急通道” 的具体位置,用白色粉笔(非油性)标记线条轮廓;同步标记地下输油管道、电缆走向,避免施工时损坏。
安全评估: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对卸油区及周边进行多点检测,确保油气浓度<10% LEL;检查基层地面(通常为混凝土或防爆地砖)是否存在裂缝、油污、起砂 —— 裂缝宽度>0.5mm 需标记修补,油污面积>0.5㎡需重点清理,起砂区域需标注并制定打磨处理方案。
制定施工方案:明确施工时间、流程、人员分工及应急处置预案(如油气浓度超标、涂料起火等场景),方案需经加油站安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实施。
步骤 2:基层精细化处理(1-2 天,全程防爆管控)
油污清理:用防爆清洁剂喷洒油污区域,静置 5-10 分钟后,用防静电抹布反复擦拭,再用防爆高压吹风机吹净残留清洁剂;若油污渗透较深,可采用防静电钢丝刷轻刷,避免用力打磨产生火花;清理后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再次检测,确保无清洁剂挥发物残留。
缺陷修复:

裂缝修复:宽度<0.5mm 的裂缝,用导电腻子填充并刮平;宽度≥0.5mm 的裂缝,切割 V 型槽,填入导电腻子后铺设防静电玻璃纤维布,增强修复强度;
起砂处理:用防爆打磨机(带防静电接地)轻磨起砂区域,打磨深度≤2mm,去除松散表层后,喷洒防静电界面剂,增强后续涂料附着力。
界面增强:基层干燥后(含水率≤6%),均匀喷涂防静电底油,用量 0.25-0.3kg/㎡,底油喷涂范围超出划线区域 10-15cm;喷涂时采用防爆喷枪,持枪人员需穿防静电工作服、戴防静电手套,避免底油飞溅接触火源;底油干燥后(触摸无粘手现象),用万用表检测表面电阻值,确保≤10⁸Ω。
步骤 3:文字模板制作与安装(1 天)
模板制作:按标注文字尺寸,用 1.2mm 厚钢板切割制作文字模板,模板边缘用砂纸打磨至光滑(避免划伤地面),模板背面焊接防静电接地片。
模板安装:按粉笔标记的文字轮廓摆放模板,用防静电膨胀螺栓固定,螺栓长度≤30mm,避免穿透地面损伤地下管线;模板接缝处用导电密封胶密封,防止涂料渗漏;安装后用万用表检测模板与地面的接地电阻,确保≤4Ω。
步骤 4:热熔涂料加热与调配(施工前 30 分钟,全程防爆)
涂料加热:将防爆防静电热熔涂料倒入防爆热熔釜,关闭釜盖后接通电源(确保热熔釜接地良好),设定加热温度 160-180℃(低于常规热熔涂料温度,避免高温引发安全风险);加热过程中,专职安全员每 5 分钟检测一次釜体周边可燃气体浓度,同时观察涂料状态,避免碳化、结块。
防静电调配:涂料熔化后,加入导电骨料,用防爆搅拌器(转速≤60 转 / 分钟)搅拌 30 秒至均匀,确保导电骨料完全分散;搅拌完成后,用万用表检测涂料电阻值,需≤10⁸Ω 方可使用;若电阻值超标,可少量补加导电骨料,直至达标。
步骤 5:划线施工与文字成型(核心环节,安全管控重点)
安全防护到位:施工人员全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、手套、安全帽,现场设置 2 名安全员 ——1 名监测可燃气体浓度(每 10 分钟记录 1 次),1 名监督施工操作(禁止吸烟、禁止使用非防爆设备);施工区域周边 5m 内禁止加油站卸油作业,禁止无关车辆、人员停留。
线条喷涂:
推动防爆划线机沿粉笔标记线匀速行驶,确保涂料均匀覆盖地面,厚度 2.5-3mm(预留压实空间);
喷涂过程中,划线机接地链需始终与地面接触,避免产生静电;若涂料出现断流,立即停止机器,检查料斗是否堵塞(清理时需关闭机器电源,用防爆工具操作)。
文字浇筑:将熔化的涂料缓慢倒入文字模板内,用防爆刮板刮平表面,排除气泡,确保涂料填满模板缝隙;浇筑完成后 5-10 分钟(未完全凝固前),用防爆压路机轻压 2-3 遍,增强涂料与地面的附着力,同时确保表面平整。
步骤 6:模板拆除与初期养护(施工后 4-6 小时)
适时拆模:涂料浇筑完成后 4-5 小时(常温下,触摸表面无粘手、无凹陷),用防爆扳手松开膨胀螺栓,轻轻取下模板(拆除顺序为先边缘后中间),避免用力拉扯导致线条、文字边缘破损;拆除的模板及时用防爆清洁剂清理残留涂料,擦干后存放于防静电容器中。
质量检查:
外观:线条边缘整齐、无缺角,文字清晰无模糊,颜色均匀(无明显色差);
性能:用万用表检测划线表面电阻值,用附着力测试仪检测附着力,若不达标需在 24 小时内用同批次涂料补修。
初期养护:用防爆警示围挡继续封闭施工区域,禁止车辆碾压、人员踩踏,养护时间≥6 小时(夏季高温可缩短至 4 小时,冬季低温延长至 8 小时);养护期间避免雨水冲刷,若遇降雨需覆盖防爆防雨布(避免使用塑料布,防止产生静电)。
步骤 7:安全验收与后期管理(1 天)
联合验收:施工完成后,联合加油站运营方、安全员、属地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验收,重点核查:
划线区域划分是否符合安全规范,线条、文字尺寸是否达标;
涂料防静电、耐油性能是否符合要求(可抽样送检测机构检测);
应急通道宽度是否足够,标识是否清晰。
验收合格后出具《卸油区划线施工验收报告》,留存材料合格证、检测报告等资料备案。






一、施工前核心准备:明确安全标准与材料适配
(一)沙头加油站卸油区划线专属安全标准


区域划分与线条规格:卸油区需清晰划分 “油罐车停靠区”“卸油操作区”“应急通道” 三大区域,线条均采用黄色实线,线宽 20-25cm,线条平直度偏差≤3mm/10m;
油罐车停靠区:根据常用油罐车尺寸,划定长 16-18m、宽 3.5-4m 的矩形区域,区域内标注 “油罐车停靠 禁止无关车辆入内” 文字,字高 80-100cm、字宽 60-80cm,采用黑体字;
卸油操作区:围绕卸油口划定直径 3-4m 的圆形区域,标注 “卸油操作区 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” 文字,线条与卸油口距离≥1m;
应急通道:宽度不低于 2.5m,沿卸油区边缘设置,标注 “应急通道 保持畅通” 文字,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、设备可快速通行。
材料安全性能要求:涂料需选用防爆防静电热熔型涂料,避免产生静电火花;耐高温≥150℃、耐油腐蚀,干燥后附着力≥5MPa,耐磨度≤0.1g/100 转,使用寿命不低于 5 年;禁止使用溶剂型涂料,防止涂料挥发物与油气混合引发安全风险。
安全距离规范:划线区域需与加油站油罐区、加油机、配电箱等设施保持安全距离 —— 距油罐区防火墙≥5m,距加油机≥8m,距配电箱≥3m,避免作业区域与危险设施交叉。
(二)材料与设备精准筹备
核心材料选型:
涂料:优先选用防爆防静电热熔型黄色涂料,涂料中添加 10%-15% 的导电骨料(如碳纤维粉),确保防静电性能达标;
底油:采用环氧类防静电底油,固含量≥45%,干燥时间≤2 小时,与地面附着力≥4MPa,同时具备耐油特性;
辅助材料:导电腻子(用于基层裂缝修补)、防爆清洁剂(中性,用于清除地面油污),避免使用含酒精、汽油等易燃成分的清洁剂。
专用设备配置:
防爆型热熔釜,控温精度 ±5℃,配备防静电接地装置;
防爆型划线机,机身与地面保持良好接地,避免静电积累;
专用文字模板(1.2mm 厚钢板制作,边缘打磨光滑,无尖锐棱角)、防爆高压吹风机(无火花型)、防静电卷尺(50m)、防爆手电筒(用于夜间或室内作业照明);
安全防护设备:防静电工作服、防静电手套、防爆安全帽、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。
现场安全准备:提前与加油站运营方沟通,确定施工时间;施工前清理卸油区周边易燃物,设置防爆警示围挡,悬挂 “施工中 禁止烟火”“易燃易爆区域 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” 标识牌;配备 2 具 4kg 干粉灭火器、1 套防爆应急照明设备,现场安排 1 名专职安全员,实时监测可燃气体浓度。
二、卸油区地面划线 7 大核心步骤
步骤 1:现场勘测与安全评估(1 天)
勘测定位:联合加油站运营方、安全员,用防静电卷尺测量卸油区尺寸,结合油罐车停靠习惯、卸油口位置,确定 “停靠区、操作区、应急通道” 的具体位置,用白色粉笔(非油性)标记线条轮廓;同步标记地下输油管道、电缆走向,避免施工时损坏。
安全评估: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对卸油区及周边进行多点检测,确保油气浓度<10% LEL;检查基层地面(通常为混凝土或防爆地砖)是否存在裂缝、油污、起砂 —— 裂缝宽度>0.5mm 需标记修补,油污面积>0.5㎡需重点清理,起砂区域需标注并制定打磨处理方案。
制定施工方案:明确施工时间、流程、人员分工及应急处置预案(如油气浓度超标、涂料起火等场景),方案需经加油站安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实施。
步骤 2:基层精细化处理(1-2 天,全程防爆管控)
油污清理:用防爆清洁剂喷洒油污区域,静置 5-10 分钟后,用防静电抹布反复擦拭,再用防爆高压吹风机吹净残留清洁剂;若油污渗透较深,可采用防静电钢丝刷轻刷,避免用力打磨产生火花;清理后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再次检测,确保无清洁剂挥发物残留。
缺陷修复:


裂缝修复:宽度<0.5mm 的裂缝,用导电腻子填充并刮平;宽度≥0.5mm 的裂缝,切割 V 型槽,填入导电腻子后铺设防静电玻璃纤维布,增强修复强度;
起砂处理:用防爆打磨机(带防静电接地)轻磨起砂区域,打磨深度≤2mm,去除松散表层后,喷洒防静电界面剂,增强后续涂料附着力。
界面增强:基层干燥后(含水率≤6%),均匀喷涂防静电底油,用量 0.25-0.3kg/㎡,底油喷涂范围超出划线区域 10-15cm;喷涂时采用防爆喷枪,持枪人员需穿防静电工作服、戴防静电手套,避免底油飞溅接触火源;底油干燥后(触摸无粘手现象),用万用表检测表面电阻值,确保≤10⁸Ω。
步骤 3:文字模板制作与安装(1 天)
模板制作:按标注文字尺寸,用 1.2mm 厚钢板切割制作文字模板,模板边缘用砂纸打磨至光滑(避免划伤地面),模板背面焊接防静电接地片。
模板安装:按粉笔标记的文字轮廓摆放模板,用防静电膨胀螺栓固定,螺栓长度≤30mm,避免穿透地面损伤地下管线;模板接缝处用导电密封胶密封,防止涂料渗漏;安装后用万用表检测模板与地面的接地电阻,确保≤4Ω。
步骤 4:热熔涂料加热与调配(施工前 30 分钟,全程防爆)
涂料加热:将防爆防静电热熔涂料倒入防爆热熔釜,关闭釜盖后接通电源(确保热熔釜接地良好),设定加热温度 160-180℃(低于常规热熔涂料温度,避免高温引发安全风险);加热过程中,专职安全员每 5 分钟检测一次釜体周边可燃气体浓度,同时观察涂料状态,避免碳化、结块。
防静电调配:涂料熔化后,加入导电骨料,用防爆搅拌器(转速≤60 转 / 分钟)搅拌 30 秒至均匀,确保导电骨料完全分散;搅拌完成后,用万用表检测涂料电阻值,需≤10⁸Ω 方可使用;若电阻值超标,可少量补加导电骨料,直至达标。
步骤 5:划线施工与文字成型(核心环节,安全管控重点)
安全防护到位:施工人员全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、手套、安全帽,现场设置 2 名安全员 ——1 名监测可燃气体浓度(每 10 分钟记录 1 次),1 名监督施工操作(禁止吸烟、禁止使用非防爆设备);施工区域周边 5m 内禁止加油站卸油作业,禁止无关车辆、人员停留。
线条喷涂:
推动防爆划线机沿粉笔标记线匀速行驶,确保涂料均匀覆盖地面,厚度 2.5-3mm(预留压实空间);
喷涂过程中,划线机接地链需始终与地面接触,避免产生静电;若涂料出现断流,立即停止机器,检查料斗是否堵塞(清理时需关闭机器电源,用防爆工具操作)。
文字浇筑:将熔化的涂料缓慢倒入文字模板内,用防爆刮板刮平表面,排除气泡,确保涂料填满模板缝隙;浇筑完成后 5-10 分钟(未完全凝固前),用防爆压路机轻压 2-3 遍,增强涂料与地面的附着力,同时确保表面平整。
步骤 6:模板拆除与初期养护(施工后 4-6 小时)
适时拆模:涂料浇筑完成后 4-5 小时(常温下,触摸表面无粘手、无凹陷),用防爆扳手松开膨胀螺栓,轻轻取下模板(拆除顺序为先边缘后中间),避免用力拉扯导致线条、文字边缘破损;拆除的模板及时用防爆清洁剂清理残留涂料,擦干后存放于防静电容器中。
质量检查:
外观:线条边缘整齐、无缺角,文字清晰无模糊,颜色均匀(无明显色差);
性能:用万用表检测划线表面电阻值,用附着力测试仪检测附着力,若不达标需在 24 小时内用同批次涂料补修。
初期养护:用防爆警示围挡继续封闭施工区域,禁止车辆碾压、人员踩踏,养护时间≥6 小时(夏季高温可缩短至 4 小时,冬季低温延长至 8 小时);养护期间避免雨水冲刷,若遇降雨需覆盖防爆防雨布(避免使用塑料布,防止产生静电)。
步骤 7:安全验收与后期管理(1 天)
联合验收:施工完成后,联合加油站运营方、安全员、属地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验收,重点核查:
划线区域划分是否符合安全规范,线条、文字尺寸是否达标;
涂料防静电、耐油性能是否符合要求(可抽样送检测机构检测);
应急通道宽度是否足够,标识是否清晰。
验收合格后出具《卸油区划线施工验收报告》,留存材料合格证、检测报告等资料备案。






1127503542